(只有中文版本)
「為甚麼你失業了這麼長時間,仍未找到工作 ?」
「這份工的薪酬比你上一份工作低,你都願意做?」
若在面試時遇著這些開門見山的問題,如何才能得體地回應?怎樣紮實你的履歷,令待業那段時問不致完全真空?待業期間,又應該怎樣保持狀態和信心呢?待業期的「自強運動」,不再是抵禦外海,而是以鬥志不被磨滅,爭取「最後勝利」一重新就業為目標。怎樣推行這場「自強運動」?請聽聽以下軍師-人力資源專家的建議。
面試:旅行及大病屬大忌
「為甚麼你失業了這麼長時間,仍未找到工作 ?」
InfoTech Services董事譚國翹認為,這條問題僱主幾乎是必問。甚至連以往的待業期,亦有可能會追問。根據他的經驗,大忌是向僱主表示,花了數星期去旅行;或者因大病而入院一段長時間。因為在僱主眼中,這兩個答案都要扣分。
履歷:爭取經驗填補真空
若求職者的履歷表在待業期完全空白,也會較易給僱主「投籃」。譚國翹認為,待業人士若要令僱主覺得,他在那段時間沒有浪費光陰,做一些臨時工作,進修和該行業相闊的課程,展示取得的證書等等,都是辦法。
但是,若那些短期工作的職級和求職者原來的職給有段距離,而又照樣寫在履歷上,會否造成反效果呢?
譚國翹承認有此可能。例如,一名原來當行政經理的求職者,在待業期只能找到一份臨時文員的工作,就要避重就輕,不宜照寫。他建議 ,在此情形下,可以避開臨時工作的職銜,而只描述其性質和責任。
至於一些志願工作,若全沒酬勞,又和求職者原來從事的行業亳不相關,若寫進工作經驗那一欄, 會否給人太過「堆砌」之感?
譚國翹認為,若真的連臨時工作也沒有,填上義務工作也聊勝於無。他建議,在此情形下,可將Working Experience的字眼改成 Experience,那麼義務工作和受薪工作放在一起,就不致太礙眼。